回访实录(09):回访已健康生活18年的胸口水平脊髓胶质瘤患者门殿义
发布日期:2025-04-18 16:15:06
秉承“对癌症患者治疗全生命周期高度负责”的理念,长春市抗癌药物研究所连续多年开展回访“珠香抗癌明星暨跟寻患者追踪问效”行动。通过回访,对“珠香”中药抗癌效果进行再分析、再评价、再提升,从中寻找康复规律,总结经验,努力让中医药帮助到更多的癌症患者。
2022年7月29日,回访团队来到了辽宁省锦州凌海市双羊镇,对已健康生活18年,62岁的门大爷进行了回访看望。
回访人员与门殿义(右二)夫妇合影
工作人员到达门大爷家时,正下着雨,当车辆停稳,工作人员撑起雨伞走向院子时,远远便看到夫妇二人正站在门口,同样撑着雨伞,静静等候着。雨水顺着雨伞的边缘滑落,打湿了他们的裤脚,但他们的眼神中却满是期待和喜悦,夫妇俩连忙迎了上来,门殿义更是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说:“这么大的雨,路上不好走吧!”这一刻,研究所工作人员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对这次回访的期待,以及内心深处那份超越医患关系的亲情。
现如今62岁的门殿义大爷,精神饱满,容光焕发,时常忘记自己曾是一名重症癌症患者。然而,回想起18年前的患病经历,却历历在目。2004年大年三十晚上,门大爷突然无法站立,下半身失去知觉且无法排尿。心急如焚的家人将他送到了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,入院后,经MRI检查,诊断为胸口水平脊髓胶质瘤,因无法排尿,下导尿管协助排尿。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,邀请多位专家会诊,然而,专家给出的建议却不容乐观:“因胸椎附近神经较密集,手术的风险很大,万一伤到神经,极容易造成伤害或瘫痪”。面对手术风险,门殿义选择了放弃手术和西医治疗,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长春市抗癌药物研究所,服用李哲所长研制的“珠香骨脑丸”进行治疗。
服药1周后,门殿义惊喜地发现下肢有知觉了,20天后,他能在炕上爬行;1个月后,能在家人辅助下扶着圆桌行走;服药3个月后,便能拄拐下地走路,带了3个多月的导尿管也拔掉了。经过近2年的中药治疗,门殿义彻底脱离拐杖,自由行走,生活完全自理。2006年2月15日,门殿义经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磁共振复查示:“胸口水平脊髓内病变较前片对比病灶消失、无强化”。这一结果让全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,仿佛多年的阴霾终于消散,这一路的艰辛与不易,只有门殿义和家人最深有感触。
现如今已健康生活18年的门大爷,精神饱满,容光焕发,和老伴做起了小买卖,赶上大集的时候,他们会精心准备各种货品,摆满自己的摊位。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摊位,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,小生意红红火火,日子也过得热气腾腾。
门殿义的康复经历,不仅是个人生命的奇迹,更是李哲所长“珠香”中药抗癌效果的生动见证。
回访结束时,门殿义再次握着工作人员的手,感激的说道:“遇见李哲大夫是我命大,是李哲大夫给了我重生的机会”,工作人员纷纷为门殿义感到高兴的同时,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,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会带着这份信任与责任,继续坚定的踏上征程,通过回访,总结康复规律与经验,为研究所的后续工作提供宝贵的科研总结性资料。